
久未露面的陈欧不得不再次站出来“为自己带盐”了。
过去四个月,他创办的美妆垂直电商聚美优品股价一泻千里,从最顶峰时的接近 40 美元下滑到目前不足 13 美元。在这期间,由于第三方奢侈品店铺“祥鹏恒业”被曝光造假售假,聚美优品随后砍掉了整个第三方奢侈品的业务线。随后的聚美优品三季度财报受到显著影响。
从上星期开始,先后有三家原告律所(Plaintiff Law Firm)Faruqi & Faruqi、RobbinsGeller Rudman & Dowd 和 Milberg LLP 宣布要起诉聚美优品,两家已向法院提交诉状,他们起诉聚美优品的原因主要基于三点:
- 聚美优品在从第三方平台销售转向商家直销过程中未能披露营收模式调整情况;
- 这种模式的变化给聚美优品此前成功的财务表现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 聚美优品没有像事先承诺的那样拓展第三方平台营销服务。
被原告律所起诉的消息激发了聚美优品的新一轮下跌,即使聚美优品公布了 1 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依然没有挽回投资者的信心。
“上市这半年,已经被黑出翔了”,
所以,陈欧在这封叫做《你永远不知道陈欧这半年在做什么》的公开信中说。
这封公开信中除了为自己和聚美优品辩护,陈欧把重点落在了“品牌防伪码体系”和新产品“极速免税店”上面。前者是 100 多个品牌合作提供的防伪查询服务。后者提供美妆产品的海外直邮和快速清关服务。
”极速免税店“在聚美优品 App 上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在 banner 和主界面上得到了双重体现。陈欧认为“跨境电商对我们绝对是个利好,通过海外直采,可以提供接近免税店的优惠价格”。
对于聚美优品来说,这只不过是重建消费者信任的第一步。连陈欧都不得不承认“很多消费者会以为聚美是化妆品售假”。
美妆电商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一个难题。创业公司的做法是进行周期性品牌抽捡和控制采购渠道。多数知名化妆品品牌在国内都有有资质的大经销商。但是有的平台为了追逐更大利润也不排除有从三无经销商或者无法讲清楚来源的渠道拿货的可能性。
聚美优品现在他们已经是上市公司了,不可能继续这样的做法。政策和消费者总是会对创业公司宽容一些,比如一些美妆导购 App,会有有很多 UGC 内容,社区的达人体系承载了帮用户推荐货品的角色,这里品控的概念就弱得多了,存在大量的灰色空间。
原标题:《过去半年聚美优品“被黑出翔”,陈欧把希望寄托在“极速免税店”》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