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专区

 首页 > php专区 > PHP进阶 > 算法 > 哥德巴赫猜想的程序验证

哥德巴赫猜想的程序验证

分享到:
【字体:
导读:
         摘要:TimusOnlineJudge网站上有这么一道题目:1356.SomethingEasier。这道题目的输入是一组2到109之间整数,对于每个输入的整数,要求用最少个数的素数的和来表示。这道题目的时间限制是1秒。我们知道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

哥德巴赫猜想的程序验证

Timus Online Judge 网站上有这么一道题目:1356. Something Easier。这道题目的输入是一组  2 到 109 之间整数,对于每个输入的整数,要求用最少个数的素数的和来表示。这道题目的时间限制是 1 秒。

我们知道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于是我们有以下的 C 语言程序:

// http://acm.timus.ru/problem.aspx?space=1&num=1356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ime_number_theorem
#define PRIME_MAX 10000
#define PRIME_COUNT 1229
 
typedef unsigned long long U8;
typedef char bool;
 
const bool true = 1;
const bool false = 0;
 
// http://en.wikipedia.org/wiki/Sieve_of_Eratosthenes
bool* getSieve(int max)
{
  static bool sieve[(PRIME_MAX >> 1) + 1];
  int i, j, imax = sqrt(max);
  for (i = 3; i <= imax; i += 2)
    if (!sieve[i >> 1])
      for (j = i * i; j <= max; j += i << 1) sieve[j >> 1] = true;
  return sieve;
}
 
int* getPrimes(int max)
{
  static int primes[PRIME_COUNT + 1];
  bool *sieve = getSieve(max);
  int i, j = 0;
  for (primes[j++] = 2, i = 3; i <= max; i += 2)
    if (!sieve[i >> 1]) primes[j++] = i;
  return primes;
}
 
U8 modMultiply(U8 a, U8 b, U8 m)
{
  return a * b % m;
}
 
U8 modPow(U8 a, U8 b, U8 m)
{
  U8 v = 1, p;
  for (p = a % m; b > 0; b >>= 1, p = modMultiply(p, p, m))
    if (b & 1) v = modMultiply(v, p, m);
  return v;
}
 
bool witness(U8 a, U8 n)
{
  U8 n1 = n - 1, s2 = n1 & -n1, x = modPow(a, n1 / s2, n);
  if (x == 1 || x == n1) return false;
  for (; s2 > 1; s2 >>= 1)
  {
    x = modMultiply(x, x, n);
    if (x == 1) return true;
    if (x == n1)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U8 random(U8 high)
{
  // http://www.cppreference.com/wiki/c/other/rand
  return (U8)(high * (rand() / (double)RAND_MAX));
}
 
//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ller-Rabin_primality_test
// n, an integer to be tested for primality
// k, a parameter that determines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bool probablyPrime(U8 n, int k)
{
  if (n == 2 || n == 3) return 1;
  if (n < 2 || n % 2 == 0) return 0;
  while (k-- > 0) if (witness(random(n - 3) + 2, n))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bool isPrime(int n)
{
  return probablyPrime(n, 2);
}
 
int outEven(int primes[], int n)
{
  int i, p, q;
  for (i = 0; (p = primes[i]) != 0; i++)
    if (isPrime(q = n - p))
      return printf("%d %d", p, q);
  return printf("error:%d", n);
}
 
int main(void)
{
  int t, n, *primes = getPrimes(PRIME_MAX);
  srand(time(NULL));
  scanf("%d", &t);
  while (t-- > 0)
  {
    scanf("%d", &n);
    if (isPrime(n)) printf("%d", n);
    else if ((n & 1) == 0) outEven(primes, n);
    else if (isPrime(n - 2)) printf("2 %d", n - 2);
    else printf("3 "), outEven(primes, n - 3);
    puts("");
  }
  return 0;
}
  • 根据哥德巴赫猜想,充分大的偶数 n = p + q,这里 p <= q 是素数。我们猜测当 n <= 109 时,p < 104。第 8 行就是定义 p 的最大值。
  • 根据素数定理,我们知道 104 以内的素数有 1229 个。第 9 行就是定义程序中要用到的素数的个数。
  • 第 17 到 26 行的 getSieve 函数用埃拉托斯特尼筛法筛选出素数。
  • 第 28 到 36 行的 getPrimes 函数从筛中取出这些素数。
  • 第 38 到 79 行的一系列函数最终是为了 probablyPrime 函数,用于检测素数。请参见我在2010年7月写的随笔:【算法】米勒-拉宾素性检验。
  • 第 81 到 84 行的 isPrime 函数调用 probablyPrime 函数来检测素数。
  • 第 86 到 93 行的 outEven 函数对大于 2 的偶数验证哥德巴赫猜想,即输出一对素数 p 和 q。
  • 第 95 到 110 行是 main 函数。其中:
  • 第 103 行处理 n 是素数的情况,直接输出该素数(包括素数 2,所以 outEven 函数处理的偶数肯定大于 2)。
  • 第 104 行对大于 2 的偶数输出一对素数(通过调用 outEven 函数,强哥德巴赫猜想)。
  • 第 105 行处理大于 5 的奇数能够分解为 2 和另外一个素数的和的情况(注意不要遗漏这个情形!)。
  • 第 106 行处理大于 5 的奇数的其他情况,首先输出一个 3,然后调用 outEven 函数处理偶数 n - 3 (弱哥德巴赫猜想)。

上述程序在 Timus Online Judge 网站的运行时间是 0.015 秒。

本文地址:http://www.nowamagic.net/librarys/veda/detail/800,欢迎访问原出处。

哥德巴赫猜想的程序验证
分享到:
只有10%的程序员可以把二分查找写正确
只有10%的程序员可以把二分查找写正确 有一些讲编程的图书,我会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反复研读;还有一些讲编程的图书,我已经看过好几遍了,但每次差不多都是只看其中的一章。乔恩·本特利(Jon Bentley)1986年的经典名著《编程珠玑》(Programming Pearls)则是少数几本能同时归入上述两类的编程图书之一。 ...
一道PHP冒泡排序算法笔试题
一道PHP冒泡排序算法笔试题 一道PHP笔试题:请使用伪语言结合数据结构冒泡排序法对以下一组数据进行排序 10 2 36 14 10 25 23 85 99 45。 关于冒泡排序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原理就不多说了,这里只做简单记录。下面是参考代码。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Array ( [1] => Array ...
  •         php迷,一个php技术的分享社区,专属您自己的技术摘抄本、收藏夹。
  • 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