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资讯

 首页 > 开发者资讯 > 互联网新闻 > 外企大手笔裁员的背后:部门式公司的窘境 

外企大手笔裁员的背后:部门式公司的窘境 

分享到:
【字体:
导读:
          外企一遇到危机或瓶劲就会裁员,而在华的外企往往是重灾区,裁员起来都是大手笔,这是为什么?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思考吗?上段时间李智勇在程序员杂志上撰文分析了这一切的根源——部门式公司的困境。在华外企里

 

外企一遇到危机或瓶劲就会裁员,而在华的外企往往是重灾区,裁员起来都是大手笔,这是为什么?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思考吗?上段时间李智勇在程序员杂志上撰文分析了这一切的根源——部门式公司的困境。


在华外企里面有一类公司可以称作部门式公司。
 

这类公司的主要存在意义是服务于母公司,主要业务是在母公司划定的分工链条下工作。也就是说并没有独立开展很多面向中国市场的业务,也没有开发出独立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这种公司从外表来看是一个公司,但实质上是一个设在中国的部门,因此可以称之为部门式公司。而从《解密内幕:一位Adobe中国区遭裁员工的“陈述”》等文章来看,Adobe中国研发公司正是一个部门式的公司。这也就意味Adobe的裁员事实上可能在更大的范围上有着警示意义——它可能意味着部门式公司正在普遍的走入困境。
 

把部门式公司拉入困境的力量有时代趋势、公司策略等,而把其拉出困境的力量则只有一个,那就是部门式公司必须创造独特的附加值,这种附加值或者来源于杰出的研究成果,或者来源于出色本地化的产品,而后两者往往又和部门式公司最初设定的使命有所冲突,所以这近乎死结。这种窘境的深层次原因,并不好理解,下面将进行一些具体的剖析。
 

在具体探讨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把部门式公司拉入困境前,我们需要关注下这个时代里产品开发上的的根本趋势。
 

如果根据产品的特征对产品进行断代,那么我们常用的软硬件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三代:
 

第一代产品以特定功能解决人们的特定需要为切入点,产品即是工具。PC、打印机、复印机、Word等都是这样一种产品。在这样的思路下,为了打造成功的产品就需要做市场调研、企划、生产并控制质量和成本等。工业革命以来大多产品是这么制造出来的。
 

第二代产品则在功能之外加入了品味这样的附加值,这以iPhone为代表。这与上一代产品在开发模式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品味是极为主观的,功能需要调研,品味则即使调研也帮助不大。在把原本不被重视的用户体验被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来之后,产品的概念完整性变的很重要。多人协商可以很好的决定一款产品的功能,但拼凑出来的体验却注定平庸,为保证产品体验上的完整性,最好的方式就是有一个人统一进行决策,产品则体现这个人的品味。所以产品经理变重要了。乔布斯开创了产品经理的时代,微信张小龙则延续了这一故事。
 

第三代产品则在功能和体验之外,还加入了情感的归属元素。这是到小米这里故事又发生的变化,手机还是那个手机,但在打造产品的时候用户已经参与进来了,用户成为产品的一部分,产品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也解决某种情感上的归属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它把用户更完整的涵盖进来。也正因此,才有连绵不绝的米粉米黑的持续PK。
 

可以讲在未来第二代,第三代产品会成为主流,而第一代产品则会趋于没落,这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没有个性的产品就没有未来。
 

而如果从技术的视角看待这三代产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背后所需要的分工模式是不同的。为支持第一代产品的开发,最适合进行标准化,而后可以把一个产品的开发分解为不同步骤,并根据成本最优原则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开发工作。比如产品设计可能在美国,但产品的开发与实现可能在中国,部门式公司与这种模式匹配的最好。
 

而为支持第二代、第三代产品的开发,事实上产品的开发团队需要短小精悍并聚集在一起,而不是分散各处。这并不难理解,银行所用的大型解决方案可以分拆模块并外包到不同公司,但做微信这类个性十足的产品时则需要在灵魂人物的带领下快速迭代,于是也就不适合做外包。
 

第二三种模式的兴起事实上是一种会逐步把部门式公司推入深渊的力量,因为这种趋势意味着部门式公司间必须按产品进行分工,而不能按照产品的上下游进行分工。这样一来部门式公司就必须在能做出好产品上有充足的说服力,否则就会被分配去做极度边缘性工作(比如本地化中的技术问题)。在存在意义被弱化之后,在特定的外部因素(股价等)作用下就可能会被优化掉。在公司的快速发展期(比如:Google)这种矛盾可能会被掩盖,但一旦公司发展陷入停滞,需要进行内部优化,那这种矛盾就会爆发出来。这不只是Adobe的问题,而是所有的部门式公司的问题。
 

唯一解决之道是部门式公司要能创造有特色的产品,证明自己的价值与存在意义,否则在公司增长停滞等因素的诱发下,天平必会向不利于自己这一端倾斜。而在这一点上部门式公司往往又是极端弱势和无力的。这种弱势和无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部门式公司最初的设定目标往往不是单独的运作产品,而是负责生产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比如开发工作;一个是Adobe这类公司的产品往往需要一种国际化的视角。形象来讲就是让一个负责开发工作的程序员突然转型去做面向全球的PhotoShop这样的产品,这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这就使部门式公司不具备独立开发产品的能力或者说掉头很困难。这时候如果总公司想推出单独面向中国的产品,那么部门式公司还有一定优势,但这依赖于公司的策略,很多公司并不愿意做这个事情,它们更愿意推出一个产品,微调后普适于各个地区,这样的话产品的可复制性最好。从Adobe的行为来看,它的基本策略应该是会在自己的产品上放弃做很多深度中国化的事情。最后一个产品开发上的不利因素则是国内的网络环境,以现在的网络状态来看国内的部门式公司并不适合开发基于云的产品,而偏偏Adobe这类公司未来的产品很可能是基于云的。
 

与上述因素相对应,大家经常提到的人力成本上升很可能并不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只是一个表面原因。因为越在分工链条的低端,成本的敏感性越高,马化腾会觉得张小龙成本高么?如果说人力成本上升确实是Adobe关闭中国研发公司的直接诱因,那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Adobe中国公司会变成一个成本敏感度高的公司,这就又回到了上面所做的分析。
 

总结来看,部门式公司很可能正在普遍的陷入窘境,而Adobe关闭中国研发公司事实上为此敲响了警钟。
 

分享到:
大数据时代,京东为何加入x86服务器的游...
12月17日,京东与英特尔在京签署框架协议,涉及到在京东产品中应用英特尔实感技术(Intel RealSense)、共同布局智能硬件产业链、在基础架构领域深度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定制服务器等合作内容。   以高效可靠、弹性扩展的云计算平台为支撑,收集各种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精细化运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这是...
脑洞大开!iPhone 6 Plus上运行Win98系统
       对于苹果设备用户,如果厌倦了官方的iOS系统怎么办?目前有了一个选项,按照中国一个技术牛人提交的例子,果粉可以在iPhone上安装一个微软  的Windows系统。        最近,国内威锋网论坛上的“高人”,在一台iPhone 6 Plus手机上成功安装古董级的Windows98系统,此事引发了海外媒体关注,英国《每日...
  •         php迷,一个php技术的分享社区,专属您自己的技术摘抄本、收藏夹。
  • 在这里……